作者姓名:莊憶欣
畢業學校:台北大學社會學系
上課證號:94D128
錄取學校:台大社會所(探花)、政大社會所、北大社會所(榜眼)、東吳社會所
、輔大社會所(未參加口試)
各校成績:
錄取學校 | 社會學 | 社理 | 社研 | 英文 | 國文 |
台大社會 | 71 | 68 | 48 | 60 |
|
政大社會 | 59 | 65 | 38 | 55 | 65 |
北大社會 | 61 | 31 | 90 | 無 | |
東吳社會 | 84 | 53 | 29 | 56 | |
輔大社會 | 70 | 74 | 79 | 54 |
一、無窮盡的知識探索
很榮幸能夠在今年的立言堂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,考完後各校陸續放榜,我一直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考的比想像中還要好,也在思考是什麼因素讓我交出漂亮的成績單,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:紮穩腳步、全力以赴。在備試的過程中,我也曾經歷過多次的徬徨,擔心自己不夠「社會學化」,面對社會學無窮盡的知識時自己能力的渺小,夾在社會學批判與生活在現實世界兩端價值的拉扯中,感到很矛盾。在忙碌準備考試的日子裡,這些內心交戰並未因此而消失於無形,不過很幸運的是,可以和同學分享這些想法,紓解我的情緒,讓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步步的踩穩步伐。儘管自己有很多不足之處,但是我盡力的去學習,遇到不會的問題也不要怕,虛心的向別人請教,慢慢的就能夠累積實力。我覺得念社會學,不可犯了過度自我的大頭症,能夠時時刻刻反身自省的人,才能夠成為好的社會學家,我相信,若是每一個投身於社會學的人都能保持反思(reflexive)的態度,便能更清醒的看待這個世界,而不會流於主觀與狂妄。
二、各科準備之心得
1. 社會學
社會學是比較基礎的學科,對剛開始學的人來說應該也是比較有趣且包羅廣闊的一科,初學者我建議你們可以先讀《見樹又見林》,這本書相當平易近人又不會枯燥無味。社會學這一科經由老師課堂上的引導,便能讓我們認識基本的架構,課堂上要認真聽講,別只是忙著抄筆記,當基本架構建立起來後,盡快回家後把相關的章節唸過,《社會學與台灣社會》是不錯的一本書,內容也比訪間教科書完整。暑假是社會學紮根的時間,到了秋季班時就能夠深入加強社會學的素養了。
2. 社會學理論
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,閱讀文本可以說是辛苦卻又是個必經的過程,即使是本科系的我,在一開始時基礎也不紮實,因此,閱讀較艱澀的理論時,常常會碰到讀不懂的情況,這時我建議你們:繼續讀下去!最好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簡單的寫下每一段的摘要,就算看不懂,也不用花太多時間在上面仔細鑽研,等你把這一章都會看完了,稍微對文章比較有概念,這時再瀏灠剛剛你所記下的摘要和文本,如果覺得讀懂了,那很不錯。若依然不是很懂,那也別太過在意,等到下一次再讀時,你會發現上次看完留下的印象和概括的了解,是相當有用的基礎,可以讓你在讀第二次文本時順利很多,甚至是豁然開朗。所以理論的文本可以讀兩遍,不但有助於你加深印象,並且讀第二次時的理解力會比第一次好,對文章的意涵會有更清楚的體會,尤其像是《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》這本難度較高又是很重要的書,想要徹底讀懂它一定要再唸過幾次才行。
我也鼓勵你們整理一份自己的筆記,不但可以幫助你知道自己是否徹底了解,還可以抓到各家的核心概念,更有助於考前的複習。另外,讀理論不可只專供一本書來走天下,因為我們現在讀的都是二手書,而一個作者很難精通所有的理論,因此參考和比較多本理論書是必要的,書的選擇不用太擔心,老師在課堂上就會針對課程進度推薦適合的書籍,盡量把這些書都讀過一遍,從中獲得對理論家和學派的認識,可以降低不同書籍間的不足之處,並增加自己的實力和獨特性,避免和大家寫出一樣的答案。
3. 研究法和統計
研究法和統計我覺得是相對而言比較容易掌握的一科,不過研究方法內容廣泛,不單只是用來輔助進行社會科學研究而已,還有研究倫理上的考量等,故不可用死背的方式來應付之,尤其研究法中質化的部份在考試中佔的分量越來越多,可以針對這部份多找幾本書來加以比較和補強。
至於社會統計這科,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課夠我們應付大部份了,對於剛開始學的人可能會有點吃力,不過一旦上了軌道,便能如倒吃甘蔗,只要花很少的時間就可以掌握住,把更多寶貴的時間拿來提升社會學的素養。近幾年社會統計的考題趨向觀念性的理解,複雜的計算很少,有些學校考名詞解釋就佔了大部分,對於數學不佳的人是一大福音,因此對基本觀念的掌握是很重要的。
4. 英文
值得注意的是,英文能力也不能忽視,不管是對現階段的考試還是未來的研究而言。國立大學重視英文程度,特別是台大的英文/有均標限制,若是沒有達到標準,就算專業科目考的再好也會被刷掉,想想若是因為輸在英文一科而未被錄取,是多麼惋惜的一件事啊!所以除非英文程度很好,平時就應該要加強自己的英文,每天抽一點時間讀英文,保持對英文的敏銳度,其實也不會花掉很多時間。
三、讀書會的討論
平常念了這麼多書,這時就是盡情表達自己看法的時候了,想讀好社會學不只是埋首苦讀就好,聆聽大家對理論不同的觀點,適時的和別人交流、相互討論可以激發更多的火花,訓練自己的思辨力。另外,讀書會夥伴之間資訊的交流與鼓勵,使我們在面臨考試時不再是孤軍奮戰的。
四、考古題的練習
既然我們要進入社研所磨練面臨到的第一關是考試,考古題的演練是不可少的。還記得第一次寫老師出的練習題時,坐在書桌前遲遲不知從何下筆,翻了好幾本書把自己覺得重要的內容抄寫下來,才寫一題就花了好多時間。直到練習寫過好幾次之後漸漸發現,雖然讀完了,卻不一定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回答出來,透過練習,才會知道要怎麼把你所讀過的東西都組織起來,而且能切中要點回答,注意在申論的過程中寫出關鍵的書名、人名、概念,加以附註英文,可以突顯專業性。唯有在親自寫題目的過程中,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完全了解並且訓練自己書寫的能力,在考場中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思考,想想若是這題你會卻沒有時間寫完,豈不是很可惜嗎?此外,蒐集各個學校的考古題,還可以觀察每個學校不同的出題特色,事先對你有興趣的學校了解其出題的傾向,有助於考前的準備方向。
五、總結
以上的所提到的都是我自己的經驗,希望對你們有一點點的幫助,不過每一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,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才是最重要的,期望你們在這場仗的起點紮穩步伐,我覺得我的這場仗還沒完結,現在才正要開始呢,祝福你們!